灯塔-枣庄山亭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小山村的“蝶变之路”——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小队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表时间: 2021年03月16日 09:01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小队坚持以省委决策指示为目标,紧紧围绕山亭区总队工作部署,对照区、镇党委政府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省、市资源项目,全面对接龙头企业,立足村庄发展实际,探索出了以“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村民”的合作形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项目建在家门口,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推动帮扶村集体经济跨步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

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徐庄镇小队坚持外出学习拓思路,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174人到聊城市莘县、茌平县,临沂市莒南县、平邑县,徐州市贾汪区和邹城市等地,学习借鉴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考察学习,全面更新村“两委”成员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让“领头雁”飞得更早、更高。坚持把研究产业项目的过程,作为增强支部班子团结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途径。充分利用周四视频培训课、“28日主题党日+”活动和队组学习会议等时机,深入研究相关产业项目扶持优惠政策,把大的理论政策落在小的具体项目上,不断唤醒党性初心、强化使命责任、提升创业能力、凝聚发展合力。坚持把项目落地过程的矛盾点,当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发现后备党员的“练兵场”。在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叫响“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口号,把班子成员聚集在产业项目上,把党员队伍派驻到矛盾困难点上。

图片

几个月来,通过不间断的坦诚交流和学习研究,大家心齐了、气顺了,吵闹争执的声音少了,想要发展的氛围浓了。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流转自家土地,并主动入户宣讲帮扶政策和项目发展前景、搜集村民意见建议,充分调动起群众凝心聚力抓发展的主体观念和主动意识,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动力。一名老党员对记者说:“以每月‘28日主题党日+’活动为例,以前都说有事来不了,现在会场都坐不下了。”

充分发挥省派干部资源优势,争取省级项目助推山区乡村振兴

在省级财政预算“二上”阶段,积极争取徐庄镇特色地质小镇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协调省财政资金200万元保障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实施该项目,可以深挖徐庄镇已有和潜在地质地貌资源、勘验地热源和地下水资源禀赋、提出地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建议,同时也对板栗、甘薯等农产品对外产销的宣传推介提供科学依据,对当地生态小镇和文旅小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用社会资本引导山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牵线帮扶村幸福庄村、宋庄村与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山东润品源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山东润品源食品有限公司出资并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幸福庄村和宋庄村各投入部分帮扶资金,获得相应投资收益,每年可获取大于6%的固定收益分红和5万元以上的土地流转收益,村集体收入将迈上一个大台阶。项目预计可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20个以上,并优先招用宋庄村、幸福庄村贫困村民到厂务工,为其提供就业岗位,获取固定收入,真正把实惠装进了群众兜里。

图片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让特色产业项目在山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北庄镇徐洼村地处沂蒙山区,具备发展地道药材的特殊禀赋。小队两次带领驻村工作组、村“两委”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平邑县流峪镇金银花交易市场“取经”,经过反复分析论证、交流研讨、征求意见,成功与山东岱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了共建200亩金银花产业园区的合作意向。工作队、徐洼村负责基地建设,企业负责金银花种植管理、加工包装、市场销售、用工开支等全部经营管理活动。5年合作期内可获 100万元村集体收入,合同到期经营管理权全部转让后徐洼村将获得一个价值超过200万元的园区,预计每年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项目可带动徐洼村及周边村庄零散务工300人以上,为本村有劳动能力又不便外出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一份收入来源,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村民王大娘感叹到:“每采摘一斤金银花能赚到5块钱工钱,摘花椒扎得满手伤口才只有1.5元工钱!这个项目太好了,我们双手欢迎。”(供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