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山亭党建在线 > 人才工作 > 典型经验

枣庄市山亭区:做好“四篇文章”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发表时间: 2021年10月28日 10:09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枣庄市山亭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目标定位,着力做好乡村人才“引、留、用、育”四篇文章,全力破解农村人才短板问题,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建渠引人

完善引才机制,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中,提高镇街,特别是教育、卫生、农业等方面岗位比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服务。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充分发挥百家兴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润农机合作社等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作用,积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今年以来,公开招聘镇街工作人员27人、“三支一扶”人员10人,邀请专家授课10余次。

环境留人

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服务政策,编制《枣庄市山亭区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指南》,在市民中心设立服务窗口,配备服务专员23名,帮助人才解决各类难题56件,全区留才率达96.6%。强化激励保障,组织开展“雪山杯”鲁班传人农民职业技能暨果树嫁接邀请赛等行业技能大赛,积极选树花椒种植能手李伟、蓝莓种植能手王启东等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积极营造崇尚知识、比学技能的社会氛围。

激励用人

坚持专业人干专业的事,确保把专业技术人员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全面贯彻落实基层职称制度,破除“学历、论文、资历”限制,以实绩论英雄,保证长期从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服务“三农”等工作中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及时享受改革“红利”。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14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获得高级职称。

雁阵育人

制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雁阵工程”培育计划,2021—2023年,每年培养1名市级以上人才项目获评人员作为“头雁”,5名新型职业农民和10名乡土专家作为“强雁”,设立100家培训夜校培育“群雁”,新增1000名单位初次就业人员作为“雏雁”,着力建成结构合理、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乡村“四级人才梯队”。今年以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名,开设老年护理、家政服务、桃树栽培等16个夜校培训班,培训农民160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578人。(中共枣庄市山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