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市中区充分发挥启迪控股、上海寰球人才交流中心、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全区已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名,其中2名已通过审核认定,其他10人正在申报认定中。
一是请进家门。积极参与市里和枣庄学院联办的“博士论坛”活动,组织20余名博士到市中区参观考察、交流对接,成功引进陈加利等博士3名。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承办2019高层次人才枣庄行新材料专场活动暨市中区高新产业项目对接会,邀请35名高层次人才,近30名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专家和产业项目负责人参会,会上达成合作签约11项,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8名专家签定合作协议、3个高新产业项目签约。其中,市中区引进高层次人才6名、高新产业项目3个,《中国经济时报》《新锐大众》等国家级、省级媒体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报道。
二是主动上门。积极“走出去”,持续跟踪对接启迪控股、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中国建材集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人才项目资源,利用好1022名市中籍在外人才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寻求合作契机。特别是持续浓厚“双招双引”氛围,深化与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的战略合作,靠上链接其人才项目资源,首批签约的年产一亿片生物光导识别芯片项目、中建材科创研究院、国检集团山东检验认证平台三个项目已落地,并在枣庄经济开发区黄金地段预留200余亩土地,计划将科创大楼、人才公寓一并考虑、一体建设,吸纳入驻其下属分院10余个研发团队,高标准、高起点、高定位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落地转化一批科研成果,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基地。
三是走进校门。组织参与“高校直通车”等专场招才引智活动,到高校密集地区持续开展“高校直通车”活动,并大力宣传全市本硕博毕业生在生活补贴、购房、租房等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基础性人才来市中创新创业,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在3月下旬举办的枣庄—高校直通车(上海站)活动上,与上海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爱平、徐立云等3人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计划全区新增本硕博人才100人以上,目前已完成28人。(中共枣庄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