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直接关乎领导干部切身感受、关乎人岗相适作用发挥、关乎干事创业氛围营造。峄城区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全面提升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为干部选拔任用以及高质量做好换届工作夯实基础、做好准备。
一、“多维透视”,加强班子结构和干部素质分析。一是汇总分析基础信息。对干部年龄、性别、党派、学历、专业、任职经历等基础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全面掌握干部整体结构。二是多方印证干部表现。综合分析年度考察、谈心谈话、日常调研、巡察反馈意见、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班子及个人奖惩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等情况,相互印证,客观掌握干部真实表现。三是定量评价干部实绩。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对90名区直单位一把手和镇街党政正职、54名35岁以下年轻科级干部、146名女干部、31名党外干部进行实名制民主评议,并将结果量化,为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面谈问诊”,强化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研判。一是分类座谈。创新开展干部日常调研,将全区各部门(单位)按照服务对象、业务职能划分为党群、政法、经济、农业、民生、综合管理和镇街7大系统,差异化设置谈话的内容和标准,让谈话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广泛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分别听取分管区领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一般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意见,看政治表现、看实干担当、看实绩贡献、看口碑公论,全面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让调研结果更具说服力。三是量化赋分。根据座谈调研情况,制定干部整体素质综合评价表,梳理汇总评价结果,科学量化赋分排名,以模块形式直观展现干部现实表现。截至目前,已到7个镇街和46家区直单位,对428名干部进行了深入面谈,基本实现了调研全覆盖,全面掌握了全区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运行的质效。
三、“精准实施”,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年轻干部储备。建立40岁以下优秀正科级干部、35岁以下优秀副科级干部、30岁以下优秀中层干部信息库,理清了培养梯次、扩大了选择空间。二是大力提升专业素养。将干部划分为党建、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不同类型进行专项培养,针对经济金融、城建规划、社会治理等关键紧缺领域,通过内部挖掘和外部招考相结合,着力破除专业干部“急用现找”现象。三是着力实现功能互补。将干部分为“头雁型”“狮子型”“老黄牛型”“病猫型”“孔雀型”“鸵鸟型”六种类型,在人岗相适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结构搭配,实现干部作用发挥叠加倍增。四是强化研判结果运用。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工作以来,累计提拔重用调任优秀科级干部49人,优秀中层干部40人,晋升职级61人,交流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或者表现较弱干部19人,极大地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