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峄城党建在线 >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监督

年轻组工干部“六忌”

发表时间: 2018年12月25日 13:48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年轻组工干部是组工干部的生力军,是推动组织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阅历少、思想活跃等客观原因,思想上容易开小差,工作容易出小错。因此必须在转变作风和工作标准上要求更严、标准更高。

    一要歪—胸中有正气“正人先正己”,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灵魂和最醒目的标签。年轻组工干部缺少岁月的洗礼,缺少长期系统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各种挫折、诱惑等绊脚石会在年轻组工干部脚下“滚来滚去”,稍有不慎,容易绊倒。因此,年轻组工干部必须心胸坦荡,秉持一颗公心,以君子坦荡荡的宽容大度,乐听逆耳之言、常容烦心之事、善待个性之人,不搞亲亲疏疏,摘掉“有色眼镜”,感召人、鼓舞人,影响人、带动人,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选贤任能贡献力量。

    二要忌满头脑要清醒。“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基于对组织敬畏,党员群众对组工干部格外信任,时常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年轻组工干部容易把组织的光环附加到自己身上,把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尊重看成是对个人的尊重,所以年轻组工干部要头脑清醒,经常照照镜子、敲敲警钟,以敬畏之心,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经常找不足、查差距,时刻抓学习、严作风,用自己的良知经常审视自己,既不能让大节有损,也不能让小节有亏。

    三要忌懒手脚要勤快。“一勤天下无难事”,组织工作量多面广,“白加黑”是常事,“五加二”是常态,时间一长,难免产生倦怠之情,工作效率和工作节奏就容易打折扣。80、90后大多在父母溺爱中成长,时有偷懒心理,有的见了困难绕着走,躲事不揽事,自以为占了便宜,实则失去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养懒了身体,养钝了头脑,养成了惰性,不旦毁坏了自己的形象,也耽误组织工作的推进。年轻组工干部要摆正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树立“享受工作”的态度。多一些勤快、少一些懒惰,多吃一点苦、少享一点乐,力争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多干点事、不留遗憾,以“今日之事今日毕”的干练作风,乐于谋事、勤于干事,确保工作不贻误、不积压。

    四要忌粗思维要缜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组织工作事关长远、事关基础、事关发展,一个工作疏忽,就可能带来很大的被动,从而影响组织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使组织部门和个人形象受到损害。年轻组工干部刚参加工作,容易眼高手低,对办文办会重视程度不够,履行程序不严,出现漫不经心、粗枝大叶、马虎从事的现象。因此必须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以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遇事要冷静对待,办事要细致周全,牢记“做到只是及格、做好才是优秀”,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力求完美,认真扎实办好每一篇文,组织好每一项活动。

    五要忌浮心态要平和。“静能定心、躁则失根”,心浮气躁是成就事业之大敌。因为年轻,上进心强,有的年轻组工干部会将别人升迁与自己比较,看到别人升迁,有有时会有攀比、嫉妒的心理和“做嫁衣”的失落感,进而产生焦躁情绪。年轻组工干部要看到干部成长归根到底的决定因素还是干事创业的成效、干部群众的认可程度。及时调整自己,多一些从容淡定,少一些焦急烦躁。对待个人升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甘为人梯、愿作嫁衣,不为外物所扰,以“但求耕耘,莫问收获”的奉献情怀,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进步成长,在深入透彻的反省中充实提高,不断开阔视野,增强个人修为。

    六要忌妄操守要清正。“心有长城能抵万丈狂澜”,组工干部的特殊身份容易成为权力“寻租”和各种诱惑的对象,特别是年轻组工干部,阅历不深,警惕性不高,容易被别有用心人拉拢,年轻组工干部必须要擦亮一双慧眼,正确看待人情世故,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不碰“高压线”,不越“雷区”,要像耕牛一样“不为身旁的风景所分心,不为脚边的青草所却步”,抵诱惑、抗干扰、守原则,筑牢廉政“防火墙”,算好政治、经济、家庭“三本账”,做一个干成事不出事,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家人骄傲的干部。 (中共枣庄市峄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