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薛城党建在线 > 党建和组织工作宣传 > 党建动态

枣庄市薛城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邹坞镇刘庄村乡村振兴战略初探

发表时间: 2018年08月27日 20:54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位于邹坞镇东部的刘庄村,东面与市中区齐村镇接壤,是著名的“许由泉”所在的村庄。全村共有146户460人,常住人口大约400人,全村耕地约490亩,全村党员15人,村两委3人。在2017年度综合考核工作中,刘庄村被邹坞镇党委、政府表彰,2018年2月,刘庄村被评为全区“百村新颜”党建品牌先进单位,特别是在全市“双百集中行动”活动中,被评为“市级党建示范点”。

  近年来,刘庄村在邹坞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第一书记帮扶为契机,按照“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要求,明确了“强班子、理路子、促脱贫、惠民生”的工作目标,确立了“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逐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以强化党的建设为统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中心,着力加强支部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发展民生工程,实现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满意度大幅提高。尤其在今年5月在刘庄村召开了邹坞镇刘庄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启动会后,刘庄村全面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一、“党建+治理有效”,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强化政治核心作用,着力加强支部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一是选优配齐“两委”班子。针对以前村班子不健全、不稳定,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实际,积极发展培养锻炼刘庄村后备干部,转正预备党员一名。在2018年初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时,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选举程序,一举选好配强了村两委班子。现村两委班子成员,相互团结,运行顺畅,有能力,干劲足,为民服务意识强,群众威信高。二是认真抓好党员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制度安排。为此,刘庄村通过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长期坚持、形成常态,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忘党员身份,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活动中,为每位党员配备了《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榜样的力量》和笔记本、笔、文件袋等学习书籍和文具,便于党员开展自学和集体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坚持“四定两挂一戴”,每月一个主题,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开展了“庆建党节·迎十九大”主题活动,组织全村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外出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教育、参观学习取经,提高了他们参与全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很好成效。积极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接,共同开展了“送党史进乡村”活动,共捐赠党史书籍200余册,进一步提升了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方便党员群众学习了解掌握党史。开展正面教育,先后组织学习了廖俊波、黄大年、陈叶翠先进事迹,并进行座谈讨论。开展警示教育,定期通报市内涉及农村党员干部或涉农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将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支部和每位党员。三是稳步推进村级阵地场所建设。在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帮助下,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并于2017年12月25日落成启用。新村部占地约2亩,建筑面积约260平方,集办公、会议、村民议事、党员学习活动、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为一体功能较为完善的村级阵地。新村部的落成启用,彻底解决了刘庄村办公学习条件非常落后的局面,基本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有序、服务功能完善。

  二、“党建+生态宜居”,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拓宽党的辐射作用,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把这一工作当作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来抓。刘庄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农村的生活的特点,遵循自然的规律,尊重传统的根脉,开展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不搞脱离生产生活、违背农民意愿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农民要什么,我们干什么”,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让群众去参与、效果让群众来检验、成效让群众共同受益,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强烈。先后邀请交通、国土、水利、林业等相关领导30余人次到村实地调研指导工作,还主动到民政、财政、文化、体育等10余个部门上门争取,有些项目已陆续见效。一是实施村庄硬化工程。投资42万元,硬化了5米宽的村东路和村南路共1200米;投资18万元,硬化了2.5米宽的村内户户通道路1000米长,村庄交通更加便利,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二是实施村庄亮化工程。投资2万余元,对全村主干道、小巷共安装了LED路灯54盏,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三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投资8万余元,对村南路、村东路、村中路和健身休闲文化广场进行全面绿化,共栽植国槐、木槿、百日红、广玉兰、紫叶李、红叶石楠、海棠等花卉苗木500余棵(株),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四是加强环境整治。大力清理村内“三堆两垛”,村庄环境卫生有人打扫,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党建+乡风文明”,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移风易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社会风气的重要步骤,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其基本的涵义是“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倡树文明新风,冲破传统陋俗,就得有人敢于站出来。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中,刘庄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在党员干部中初步形成了崇尚简朴低调、杜绝铺张浪费的务实节俭之风和摒弃陋习旧俗、践行新风礼仪的文明时尚新风。一是积极筹建了刘庄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2018年2月7日,由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枣庄市妇联、枣庄市编办主办,枣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枣庄市仁合妇婴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爱心大篷车”送温暖活动暨刘庄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揭牌仪式在刘庄村举行。活动中共为50名留守儿童、优秀学生发放了棉帽、手套、书包和文具,让他们在数九寒天里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活动站装饰投资2千余元,配置了电脑、电视、电子琴、桌椅、书橱、书籍、棋具、文具等价值2万余元的学习娱乐用品,为孩子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成为该村及周边村孩子们周末假期的温馨活动家园。活动中,政协委员和大家一起进行了“家人叮咛促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家长和孩子们发放“家人叮咛促安全”“致全市广大家庭的一封信”“安全亲情卡”、留守儿童关爱宣传画、日历等,引导群众关注安全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平安家庭,共度欢乐、喜庆、祥和的春节。该项活动相继在山东妇女网、中国山东网、齐鲁网等省级网站宣传报道。二是开展“关爱女孩爱心暖冬”行动。积极与社会爱心人士联系争取,于2018年春节前开展了“关爱女孩爱心暖冬”行动,为25个女孩发放了羽绒服和围巾,使她们温暖过冬、快乐过年。2018年2月26日,薛城电视台《薛城新闻》宣传报道了此次活动。三是送文化下乡。邀请市电影公司、镇文化站到村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曲下乡”等10余次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中广场还经常举行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四是送健康下乡。邀请枣矿集团中心医院的专家免费为妇女儿童、老人们进行健康义诊。此外,为党员群众代表发放了自制的《健康小知识》,还组织刘庄村村民参加邹坞镇全面健身运动会,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五是送春联下乡。组织枣庄市部分书画家到村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共向村民赠送春联、福字等近800幅,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六是积极宣传推介,提高村庄知名度。不定期发布推送《走进薛城区邹坞镇刘庄村》等系列美篇7篇,及时宣传推介刘庄村村容村貌、风土人情、建设成果,扩大提升刘庄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七是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成立了刘庄村红白理事会,制定了《邹坞镇刘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邹坞镇刘庄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破除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

  四、“党建+产业兴旺”,以产业兴旺为目标,提高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此,村“两委”成员和村第一书记一起,多次走访党员群众,认真调研论证,将刘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资金5万元,以资金投资的方式投入到薛城区邹坞镇利华养殖场,资金负盈不负亏,每年签订一次合同,刘庄村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用于该村建设发展。此外,将村约7亩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种植榉树、木瓜树2000余棵,通过苗木栽植,育小苗成大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老村部闲置土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与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了对接,项目落成后,将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6万元,带动近百人就近就业。投资10万余元,疏通泄洪沟近500米。深挖拓宽防洪沟1000余米,建桥13座,建坝子500余米,为群众农业生产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五、“党建+生活富裕”,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增强党建带动作用,努力推进扶贫工程。一是摸清贫困户信息。精准了解困难群众相关信息,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制作《精准扶贫帮扶服务卡》,详细记录贫困户信息、帮扶责任人员信息和帮扶措施,张贴在被帮扶人家显著位置,便于联系对接帮扶工作。二是编制并实施好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群众贫困户代表会,对扶贫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民主评议,与村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书,帮助本村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5人脱贫,年人均增收1470元。三是落实困难群众的政策待遇。多次到有关部门咨询了解相关待遇政策,对相关人员实际待遇认真进行核对。为村内残疾人发放了市残联印制的《残疾人优惠政策要点》,针对他们的疑问做好相关政策解释工作,帮助他们消除疑虑。对核查出的未落实的相关待遇,主动帮助予以落实,为村民丁玉英协助办理了残疾证,为刘永兰、闫茂玲、代庆山、丁玉英申请到了每人每月8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还为代庆山、丁玉英申请到了每人每月80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四是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送去了2000元的爱心款,送去了米面油、棉被和冬季采暖炉,让贫困群众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2018年春节前还联合市建行走访慰问了3名老党员和10名重度残疾困难群众。为残疾人牛庆华赠送一辆轮椅,为贫困户胡乐存捐赠了衣物,为留守儿童捐赠了衣物和零食,送去了党的关怀温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刘庄村由此迎来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调结构、增绿色、提效益,一副农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正在刘庄的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