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滕州市级索镇突出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党旗高扬“11365”工程,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即创建 10 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带动战斗堡垒强起来。分领域研究制定了农村、“两新”、机关等党组织阵地规范提升标准,先后投入60 余万元,指导北赵村、宇顺畜产品加工等 66个基层党组织提升活动阵地。“七一”前后,将逐个评比验收,根据验收排名,确定 7 个村、2 个非公企业和1 个机关单位党组织作为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按照枣庄、滕州两级市党建示范点创建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领域党建示范点创建细则。分别由1名副科级干部和1名机关干部靠上帮包指导,抓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高标准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确保年内建成10 个硬件过硬、制度规范、特色鲜明、辐射性强的基层党建示范点。
“1”,即评选十佳党组织书记,激励“头雁”争先干事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五有五无”的“十佳党组织书记”培养标准,即,党的建设有业绩、村务管理有规矩、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清正廉洁有口碑,制度执行无折扣、党员队伍无违纪、安定和谐无信访、环境美丽无死角、脱贫攻坚无遗漏。深化“今天我来讲”党组织书记论坛,提升吸引力。增设课堂教学、参观学习、实地观摩,丰富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形式。今年以来,开展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4期,工作述职1次,赴江浙和周边县区参观学习2次。严格任期目标管理,建立党组织书记年度目标工作台账,向群众公示承诺,向党委备案承诺,严格兑现考核奖惩,让党组织书记人人肩上有担子。年底,镇党委按照申报、审查、考察、公示等流程,评选出“十佳党组织书记”。
“3”,即组织 3000 名党员戴党徽、挂门牌,引导党员处处当先锋。深入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做示范、亮承诺,比业绩、亮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和“共产党员家庭”挂牌活动,引导全镇党员及党员家庭亮明身份、树好形象、模范带动。目前,已为全镇3000余名党员统一配发了党徽,在北赵、前牛集等12个村悬挂“共产党员家庭”门牌960多个。同时,建立党员承诺、党员践诺、群众评诺机制,激励党员在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深化移风易俗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传递正能量。
“6”,即开展6000 人次以上的大规模培训,上好理论“必修课”。创新开展“级索红色讲坛”活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采取“1+6”培训模式,每季度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专题辅导、经验介绍、座谈讨论、典型带动、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对全镇 3000 余名党员进行大规模轮训,年内确保每名党员参加集中培训至少2 次。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采取送学上门、微信课堂、飞信送教等辅助形式,抓好行动不便老党员、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联系指导,确保培训全覆盖。目前,已开展多形式党员培训活动43 场,培训党员1960 人。
“5”,即培育50家党员新型经营主体,闯出致富新路子。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农村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发展带头人,引导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年内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确立党员发展对象3名,培育50家党员新型经营主体。由镇统计、经管等部门成立专门队伍,统计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中的“能人”,建立了包含165名“经济能人”的工作台账。其中,对非党员身份的,在个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经公推直选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所在村支部明确2名政治素质高的党员联系,根据培养情况发展党员;是党员的,由党支部推荐到附近新型经营主体,学习经营管理、锻炼素质能力。镇农机、农技等部门靠上帮扶,进行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引导“能人”按照经营方式有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借鉴价值的要求经营创业。现已培育林丰家庭农场和大成家庭农场党员新型经营主体2家。(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