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枣庄市山亭区:打通“选、培、用、管”全链条 打造青年人才聚集新高地

发表时间: 2021年09月03日 10:20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坚持选、培、用、管相结合,以更好政策、更大诚意、更宜环境、更优服务,着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高标准、宽领域精筛精选

      面向全国多层次、多领域招才引智,着力引进一批高素质青年人才。一是引进力度大。按照年内总量控制、分批组织实施的原则,三年分四批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生207人,其中研究生171人,占82.6%。二是引进方式活。采取面谈、面试等方式确定人选,对特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适当放宽条件。同时,对进入差额考察未被录用人员,可优先推荐为国企“管培生”。三是引进政策优。对录用的优选青年人才,除正常工资外,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分别按照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和1000元标准发放工作补贴,连续发放3年,符合条件的,可一并享受10万元、6万元、4万元购房补助。

      定制式、个性化优培优育

      采取定制式、个性化优培优育模式,努力将青年人更好地培养成符合单位和行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一是精心组织岗前培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帮助优选青年人才加快角色转变,组织项目现场考察活动,以便青年人才尽快了解区情区况,掌握基本技能和业务知识。二是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组织开展“先把经济搞上去·百名干部周末谈”优选青年人才专场,以个人陈述、现场提问、热点讨论等相结合的形式,鼓励青年人才抒己见、谈想法、提建议,积极为山亭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三是丰富专题培训形式。采取“区外‘送出去’体悟+区内‘请进来’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观摩式、体悟式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苏南到山亭、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场到课堂,全方位提升优选青年人才素质能力。

      专业化、多岗位用好用实

      为青年人才早压担子、敢压担子、多压担子,鼓励青年人才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快速成长。一是选配对口岗位。将优选青年人才放到专业对口岗位使用,比如,将财务、经济、金融等专业人才分配至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对口单位对口岗位,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不同岗位、不同项目建设中长阅历、增才干。二是成立兴趣小组。充分发掘青年人才专长,成立兴趣小组,指导规范有序开展活动。比如,在山亭人才公寓建设中,计算机及编程小组自主研发设计了全市首个人才公寓管理系统,实现了人才公寓网上申请、资格审核、租金缴纳一网通办;书画设计小组参与了“山亭人才”LOGO设计、人才公寓公共区域规划等工作;艺术表演小组在“仲秋有约·青春奋斗”山亭区首届青年人才联谊会中,进行了古筝、书法等文艺节目展演,激发出青年人才融入山亭、贡献力量的巨大热情。三是多岗锻炼历练。建立轮岗制度,加大“上挂下派”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选调)优选青年人才到重点岗位、重点项目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帮助其丰富阅历、积累经验。

      跟踪式、全方位严监严管

      坚持关心关爱和严监严管相结合,造就一支优秀优选青年人才队伍。一是建立“蓝青组合”。借助人才公寓与老年大学互联互通的优势,建立青年人才与老干部“蓝青组合”,打造“蓝青组织基地”,以老带青、以青助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配备成长导师。为每名青年人才配备成长导师,积极做好“传帮带”,通过经常性教育、专业业务辅导、交流谈心等方式言传身教,遇难事给予支持帮助,遇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帮助优选青年人才尽快提升综合素养和处理问题能力。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成立枣庄市山亭区青年人才联谊会,实现青年人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定期举办座谈交流会和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其工作交流、思想碰撞。四是打造人才公寓“小生态”。高标准建设山枣庄市亭区人才公寓,配套“青春书吧”“朋辈会议室”“运动地点”等公共区域,逐步构建集读书、运动、学习于一体的“小生态”,不断提升优选青年人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