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滕州市界河镇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队伍、阵地、经济“三个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
强化队伍建设,推动人才保障全面过硬。稳固基本盘。坚持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022年以来,组织“赢在中层”干部讲堂2次、培训党员发展对象26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189人;利用周一、周四机关干部例会时间,组织集体学习12次,通过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增添新动力。以能力“高开”、年龄“低走”为基本思路,不断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村“两委”换届后,全镇新当选党支部书记24名,平均年龄49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0名;注重培育后备力量,上半年新发展党员26名,新吸纳入党积极分子74名。激发新活力。着力在重点工作一线发挥先锋作用、发掘优秀人才。疫情防控中,设置党员先锋志愿岗72个,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集中消杀、上门服务等志愿活动100余次;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仪式,筛选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党员干部在对标学习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传播好声音。组建“理响界河”宣讲团,划分“红、橙、蓝、绿、紫”5支队伍,2022年以来,围绕党的理论政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主题,开展各类宣讲500余次;深入开展“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大走访活动,针对收集上来的问题开展精准回访,累计走访群众2.1万户4.1万人,征集意见建议220余条,即时提供各类服务300余项。
强化阵地建设,推动效能保障全面过硬。标准再提高。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重点工作融入基层党建,统一印发明白纸,指导各村规范整合理论宣讲室、文体活动室等活动场所;依托帮包单位结对共建,在东曹西、前枣等5个村分别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借助上级政策,对崔官庄等6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进行了全面提升。机制更完善。结合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出台了镇村两级干部管理条例,机关、镇直党组织优化整合及换届工作全面完成;按照“党员管理严起来、民主决策实起来、争议处理硬起来”的工作思路,在辖区各村全面推行“一表一图一桌”工作法,通过严肃组织生活“时间表”、规范权力清单“流程图”、用活村级事务“议事桌”,进一步抓细抓严抓实村级工作。作用真发挥。以党支部为单位,利用村级党建阵地组织开展交流挂职、导师帮带,支部书记、普通党员讲党课,集中观看教育电视片、警示教育片、廉政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强化党性观念。截至目前,24个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完成“导师帮带”对接。
强化经济建设,推动发展保障全面过硬。分类施策。坚持高点谋划,根据辖区各村不同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探索支部领航、点地成金、外援助力、腾笼换鸟、筑巢引凤“五种模式”,突出特色产业、区位交通、山水资源、央企带动“四大优势”,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5+4”大格局。巧借东风。依托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在东李庄村建设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27亩,通过土地流转,年均可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刘岗村枣庄市派第一书记牵线搭桥,与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签订马铃薯“餐厅直购”订单,年均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依托“三资”清理,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直接入账或流转租赁等形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政策激励。举办第一季度“以绩定优”奖励兑现会议,为22个(其中村级14个)五星级党支部举行授牌仪式,16个一类村的党支部书记领取第一季度绩效报酬奖牌;马山头等8个村申报滕州市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量奖;东曹西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3年保持10万元以上,村支部书记纳入滕州市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截至目前,全镇完成注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50个,16个一类村全部完成村集体经济“破十攀百”任务,为村级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