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三实发力”铸造“红色学府”

发表时间: 2022年03月10日 11:06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位于市中区东南部,总面积56.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人口4.8万人,共辖基层党组织64个,党员1496人。近年来,西王庄镇党委坚持以聚焦建好用活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为抓手,在提高运行质量、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内容形式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着力为基层党员打造铸魂补钙的“红色学府”。

  抓好“规范化”建校,在夯实党校基础上下实功。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位于西王庄镇政府驻地,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设西花沟村、营子村党校分校两处。一是坚持党校“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镇党校实体化规范化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镇党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形成机构健全、师资充足、运转良好、保障有力的办学格局。二是坚持分校“特色化”建设。西花沟村依托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全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优势,从做大做强大棚蔬菜产业入手,走出了从落后贫困村到富裕文明村的“蝶变之路”。营子村坚持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走出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的强村富民路。三是坚持教育“制度化”建设。分门别类建立党员教育师资库,确保师资力量既相对固定、责任明确,又能动态管理,不断充实优化。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保证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创新“多元化”办学,在整合培训资源上出实招。

  一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统筹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和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王鼎铭廉政教育基地等教育培训阵地,用好“灯塔-党建在线”党员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等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发挥“身边榜样”的教育引导作用,运用观摩交流、交流研讨等教育方法,鼓励党员参与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不断增强党员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三是注重“文化+乡愁”挖掘。西花沟村党校分校为更好地展示发展历史和农耕文化,让村庄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建设了“耕读文化展览馆”,成为观光旅游、党员教育、干部培训、农民教育的重要基地,引起良好反响。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今冬明春党员集中培训7期,培训党员1100余人次。

  推行“渗透式”教学,在丰富内容形式上求实效。

  探索应用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教学方式,调动学员沉浸感官体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一是优化课程,紧跟形势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实用技术等科学设置并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用党员容易理解的案例和语言授课,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增强党性修养。二是亦学亦讲,转换角色学。组织分组学习、研讨交流、典型发言,让学员讲体会、讲收获、讲打算,开展培训质量测评,变“我来听”“我来看”为“我来思”“我来讲”,激发学员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的积极性。三是走进现场,观摩体验学。组织党员走进乡村振兴示范点,走入耕读文化馆、王铭鼎廉政教育基地等党建示范点开展现场教学,确保党员学得会、用得上。目前已组织开展党员进现场17次,培训学员1200人次,教学培训效果卓有成效。

  鹏程万里风正劲,正是扬帆远航时。步入新时代,立足新起点,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必将继续高举“党校姓党”旗帜,守正创新,惟志惟勤,继续优化提升西王庄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镇党校建设样板,真正打通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最后一公里”。(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