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立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高标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班子团结、群众基础好,支部党员讲政治、讲大局,在团结带动所联系科室医护人员、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中展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2021年6月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全面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
注重提升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一是组织生活标准化。党支部活动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每月有主题。考虑到支部党员均为临床一线人员、各科室及岗位排班时间难以统一等实际情况,支部精心选择学习内容,灵活采用研讨式、互动式、现场式等模式开展组织生活,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贴得紧、融得深,助推临床工作见成效。二是队伍建设规范化。以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为着力点,党员发展严格规范、教育培训经常有效、日常管理落细落小,党员党性观念、政治意识和能力素质不断增强,平时靠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上。三是谈心谈话常态化。广泛开展支部委员之间、支部书记与党员之间、党员与非党员之间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支部党员及本支部联系科室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支部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强。四是基本制度长效化。以推动支部工作规范化为着力点,党建工作责任制、议事决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党费收缴管理、发展党员等制度完善、执行到位。五是党务工作公开化。每月及时传达医院党委和上级党组织政策精神和重大工作,公布支部党务工作、党费收缴等情况。
全力迎战新冠肺炎疫情,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内科第一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支持医院统一部署,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医务人员全体返岗。支部广泛动员所联系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应战、逆行而上,支部所联系科室职工198人,有151人在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其中党员35人。支部本着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选派优秀党员和骨干医护人员参加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诊断救治。呼吸科万国峰医生、冯永利护士参加山东省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了驰援湖北黄冈战疫任务,万国峰同志在火线光荣入党;呼吸科孙丽医生出国进修期间,利用个人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国内的线上抗疫工作;重症监护室马振芝护士长(受到省委省政府抗疫表彰)等10余名医护人员进入封闭运行的负压病房连续工作,直接参加了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经过共同努力,全院共治愈枣庄市24例确诊患者中的15例,包括危重型、重型患者各1例,实现了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特别是1例危重型患者的成功救治,为全省探索了宝贵经验,得到了省指挥部和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结合行业特点,广泛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
积极引导党员和医务人员,以新时代的奋斗激情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常态化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一是积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支部1名医生党员及1名护士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彰显了医护人员高尚品质。二是做好结对帮扶、援助工作。2019年有3名党员医生先后奔赴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鲁渝扶贫协作支医对口帮扶工作,指导当地开展多项填补空白的医疗新技术,支部副书记李林文医生荣获“鲁渝健康扶贫协作最佳贡献奖”。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到联系社区开展“双报到”工作。组织支部党员多次下基层、进社区,开展义务劳动、义诊咨询、送医送药等活动,营造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通过活动凝聚了党员力量,激发了组织活力,夯实了党建基础。
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以党建带动业务工作上台阶求突破
发挥专业特长,利用“世界卒中日”“世界肾脏病日”“房颤宣传日”广泛开展义诊宣教;开展党员进社区、健康大讲堂、线上直播科普、门诊志愿服务等活动。坚持党员带头,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内科重症监护室2个参赛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二等奖。注重党建文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以党建带动工作开展,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支部委员刘敏护士长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探索创新疫情防控新要求下患者治疗、心理关爱的模式,“疫情下ICU患者人文关怀建设新模式”获得全省护士长大会优秀奖,在医院2020年文化节系列活动中,获评“十大人文科室”及科室文化展示、人文护理情景剧展演二等奖。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水平。2020年,内科第一党支部所联系科室学科建设成果丰硕,重症医学科被评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及枣庄市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获评枣庄市医学重点学科,增设了血液内二科、肾内二科等业务科室,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