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挖掘古邵镇胜利渠、沙路口战役等红色资源,不断加强党校阵地建设,建强师资队伍,打造多元课程体系,扎实推进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水平,切实把镇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建成教育培训党员的主阵地。
用好红色资源,创建“红色党校”。胜利渠建设指挥部位于程庄村,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古邵镇按照“六有”(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标准,在程庄村高标准打造镇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先后投入20余万元改善办学环境,配备桌凳、电脑、档案橱柜等教学设施,充实党员培训教育资料,制定党校工作流程、学员守则、党员参训要求等制度,并把制度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加配一名在编人员专职负责党员教育工作,实现市、区、镇三级同频共振,切实推进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
发扬优良传统,选配“红色师资”。在全镇范围内选拔一批以党政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等为主体的全职党校教师,一批以胜利渠创渠参与者、抗战老兵等为主体的党校兼职教师,一批以“土专家”、“田秀才”、身边典型等为主体的党校特聘教师,构建了一支包含30余人的党校“红色师资”队伍。经过不懈创新发展,探索形成古邵镇特色培训格局,即围绕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设置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探索“理论教学+宣讲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培训模式。截至目前,已对全镇党员干部、外地来学党员等授课450余场次,累计培训党员12000余人次。
传承红色基因,搭建“红色课堂”。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资源内涵,打造胜利渠纪念馆、峄州港红色港湾教育馆、沙路口战役旧址、巨梁桥惨案纪念碑、运河·同心教育馆、古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等现场教学点。围绕运河支队抗战历史、胜利渠建设,开发系列红色课程,设置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系列课程,坚持用本地红色文化打造特色课程、教育培训党员,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